8月30日晚間,新希望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4.53億元,同比增加71.2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虧。
作為核心支柱之一的飼料業務,新希望共銷售1410萬噸各類飼料產品,實現營業收入391.52億元,同比增加31.14億元。在飼料配方成本上,新希望借助鴻曈數字化系統等全面優化配方成本,上半年幫助國內飼料配方成本取得了每噸可優化18元的佳績。
近年來,新希望加強了飼料技術體系數字化建設,并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配方系統并實現工廠全覆蓋的企業。其首推產品是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NHF鴻瞳飼料配方系統”,它也是新希望數字營養體系、飼料技術研發成果價值輸出的主要窗口。
鴻曈上端對接近紅外、實驗室管理系統(LIMS)數據,內部嵌入新希望40年來所積累的動物營養需要量模型(NH-Models)、研發成果和智能優化算法模型,使得在糧食和原料可獲得性上、成本發生變化時,能夠快速迭代出新的最優配方。下端,這些配方數據將實時傳輸到各個工廠,指導飼料產品的生產,從而實現了更為精準的飼料配方執行。
自去年上半年全面上線后,新希望一直加強對鴻曈的持續優化和升級,并通過技術研發、技術運營、數字營養三大方面工作優化配方成本。
如今成效顯著。新希望飼料體系實現了全線上的飼養師工作、在線的配方制作和管理,生產結構的升級使費效彈性釋放,獲得了降低成本和減少糧食用量的雙重效益。同時,也使得新希望進一步減少了對原糧的依賴,減少對資源如豆粕等的過度耗費,積極推動使用價值原料及副產物替代原糧的行業普及,推動飼料工業向更環保的飼料產品方向發展。
在8月30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新希望也肯定了鴻曈系統運營一年以來的成效,“鴻曈在每個片區都有很精準的模擬,精準的配方,表現更加高效節約。”
作為全球飼料銷量領先的農牧食品企業,飼料一直是新希望基石業務。但近年來,我國飼料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已進入全新發展階段。新形勢下,如何借助新的技術手段,發揮自身40年沉淀的產業優勢,創新商業模式,成為新希望飼料產業面臨的新課題。
借助鴻曈項目,新希望成功扭轉了行業配方軟件被國外壟斷的現象,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營養體系,將生物科技與數字科技深度融合,構建核心競爭力,以飼料技術的數字化為突破點,推動飼料全產業鏈的數字化進程,以應對飼料產業未來的不確定性。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