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 2025 年,鑄造和鍛壓行業總體水平進一步提高,保障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產業布局與生產要素更加協同。
“意見”指出,重點領域高端鑄件、鍛件產品取得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一體化壓鑄成形、無模鑄造、砂型 3D 打印、超高強鋼熱成形、精密冷溫熱鍛、輕質高強合金輕量化等先進工藝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建成 10 個以上具有示范效應的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大中小企業、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智能化改造效應凸顯,打造 30 家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培育 100 家以上綠色工廠,鑄造行業顆粒物污染排放量較 2020 年減少 30% 以上,年鑄造廢砂再生循環利用達到 800 萬噸以上,噸鍛件能源消耗較 2020 年減少 5%。
鑄造和鍛壓是裝備制造業不可或缺的工藝環節,是眾多主機產品和高端裝備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關乎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提高行業創新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鼓勵企業與上游主機裝備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協同攻關,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創新、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通過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行業急需的先進基礎工藝和裝備、關鍵基礎材料、關鍵軟件等,補齊產業鏈短板,著力提高裝備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增強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
2.發展先進鑄造工藝與裝備。重點發展高緊實度粘土砂自動化造型、高效自硬砂鑄造、精密組芯造型、殼型鑄造、離心鑄造、金屬型鑄造、鐵模覆砂、消失模 / V 法 / 實型鑄造、輕合金高壓 / 擠壓 / 差壓 / 低壓 / 半固態 / 調壓鑄造、硅溶膠熔模鑄造、短流程鑄造、砂型 3D 打印等先進鑄造工藝與裝備。
3.發展先進鍛壓工藝與裝備。重點發展精密結構件高速沖壓、超高強板材深拉深、高強輕質合金板材沖擊液壓成形、復雜異型結構旋壓、高速精密多工位鍛造、冷熱徑向鍛造、沖鍛復合近凈成形、短流程模鍛及自由鍛、精密鍛造、粉末精密鍛造、數字化鈑金制作成形中心、數字化高效通用零件加工中心等先進鍛壓工藝與裝備。
4.強化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優化提升現有研發創新機構建設水平,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試驗驗證、產業信息、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等技術基礎要素體系融合發展,增強面向行業的共性技術服務能力。建設材料、工藝等數據庫,開展工藝數據分析和優化服務。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科研院所整合創新資源,布局建設基礎研究機構,提升共性技術供給能力。
IT之家附上《關于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更多內容:點此查看。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