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阿里云峰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今年阿里云最重要的戰略是B2B,也就是回到基本原則,回歸云計算本質,堅持技術長征,不斷取得新突破他認為云計算已經進入關鍵突破期,如果定義下一代云,中國云計算將有機會彎道超車
他認為,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云計算技術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分布式和虛擬化技術取代了大型機和小型機,滿足了當時企業業務擴展帶來的計算靈活性需求,第二階段出現了資源池技術,將計算和存儲資源分離,然后進行大規模的排列和調度,提供了一個超大型的計算和存儲資源池。
這兩個階段的演進推動了云計算的發展,但兩者都是在傳統的以CPU為中心的架構基礎上,通過軟件定義的方法進行優化,已經碰到了瓶頸最近幾年來,客戶對云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多的數據密集型計算增加了云計算提供的低延遲和高帶寬的需求,這些需求很難通過傳統架構來滿足
最近幾年來,我們看到云計算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我們離下一個時代越來越近,張劍鋒表示,新一代云計算應該從數據中心內部進行系統化創新,從以前以CPU為中心的架構轉變為以CIPU為中心的架構。
同日,阿里云發布云數據中心專用處理器CIPU,將取代CPU成為云時代IDC的處理核心CIPU向下訪問物理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快速云化和加速硬件,向上接入天妃云操作系統,控制阿里云全球數百萬臺服務器,將計算能力虛擬化損耗降至零,通過大規模應用RDMA網絡技術,讓訪問云端比訪問本地硬盤更快
這是一個全新的架構體系,從數據中心底層核心組件到頂層云原生軟件,建立了完整的自研技術體系今天,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阿里云實現了軟硬件的完美結合,成為lsquo天妃+cipursko,支持的云計算技術體系張建鋒表示,阿里云的核心技術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個新系統是技術長征中新的里程碑,它正在定義下一代云計算架構
芯片層面,阿里云是全球支持CPU類型最多的云廠商,基于云多核適應戰略X86,ARM,RISC—V等各種架構,兼容騰飛,鯤鵬,AMD,Ampere等各種CPU,并形成計算能力輸出的標準形式同時,阿里云針對云計算大規模,高并發的特點,推出了自研CPU芯片倚天710目前,永恒710已經大規模部署在阿里云數據中心,成功支撐2021年雙11等多項核心業務今年4月,基于永恒710的公有云ECS實例已經上線測試
在網絡層面,阿里云搭建了全球最大的RDMA分布式高性能網絡,CIPU加速高帶寬物理網絡的硬件,實現RDMA技術的普及在存儲層面,CIPU加速了存儲—計算分離架構的塊存儲,使得云存儲比本地存儲速度更快,擁有巨大的資源池在計算層面,CIPU將虛擬化開銷降至零,并提供硬件安全隔離
目前,阿里云在云計算的全球市場和技術水平上處于領先地位在權威機構Gartner發布的年度報告中,阿里云的IaaS基礎設施能力和產品能力獲得全球最高分其中,在網絡技術方面,阿里云被權威機構AMiner評為全球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網絡研究機構
同時,據張建鋒介紹,新一代云計算系統不僅會影響云和數據中心,還會改變傳統的計算機終端形式和軟件應用開發界面。
其中,對于電腦終端,阿里云推出的云電腦沒有影子,將高計算工作從本地轉移到云端,釋放終端側的高性能硬件需求在今年的云峰會上,五影宣布升級全新ASP云流媒體協議,支持開發者打造8K畫質體驗,延遲控制在20ms以內
張建鋒表示,釘釘希望為企業數字化提供統一的軟件接口,而不是每個軟件安裝一個APP另外,釘釘提供了很多基礎能力,比如通訊錄,組織架構,訪問控制,辦公,文檔,溝通等,并提供了低代碼等易于使用的技術,可以使企業更快地開發應用程序截至2022年3月31日,釘釘已經服務了2100萬家企業和組織,這些企業在釘釘上開發了超過350萬個應用
云計算離下一個時代越來越近了mdashmdash全新的架構定義,全新的軟件接口和硬件加速我們錯過了PC時代,但在云時代我們都是以同樣的方式開始的現在是重新定義云的時候了如果我們做到了,中國將在下一個技術時代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張建鋒說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