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加速發展。從供給端來看,疫情使得線下醫療資源被大量使用,醫護人員相對平時出現緊缺。線下問診模式搬到線上,能夠有效緩解醫療資源及人員的緊張,避免出現“無處問醫”的局面。從需求端來看,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人們在疫情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到醫院就醫的意愿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患者對線上就醫的需求,一些常見小病癥有了更方便的問診途徑。
然而供給端的缺位與錯位,使得大量的醫療健康需求仍未被滿足。這也意味著,能提供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的科技平臺必將脫穎而出。在眾多互聯網醫療平臺中,一直深耕互聯網醫療的平安好醫生可以說是一個標桿。
去年10月,平安好醫生宣布的將融合HMO保險+醫療健康、家庭醫生會員制、O2O醫療服務三大模式,為用戶提供有溫度的醫療健康服務。如今看來,戰略深化的成效已初步顯現。一方面,平安好醫生作為最主要的個人客戶服務端,通過連接醫院、醫生和醫藥,為客戶打通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務和疾病診療服務平臺,利好降低賠付。另一方面,平安醫保科技和平安智慧醫療主要服務于政府端和醫療機構端,通過核心技術能力為政府和醫療機構搭建線上平臺、優化醫保支付,為醫療生態圈積累數據和控費打下基礎。
此外,在行業監管政策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平安好醫生嚴格按照互聯網醫療管理相關規定開展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完善了在線問診質控系統、病歷質控系統與AI監控系統,并建立了在線問診和電子病歷質控標準。
平安好醫生如今跨入戰略2.0深化階段,在發布以“1個健康檔案+5大專業服務+1個家庭醫生”為核心的家庭醫生會員制體系后,又針對專科專病患者的剛需新增了專病服務包等產品,并將落點從C端逐漸轉向B端。深入挖掘平安好醫生To B背后的動因,方蔚豪表示,“根據國際經驗,企業是個人健康管理的最主要支付方之一,占比達90%以上。”
從宏觀角度看,這樣的發展使得平安好醫生又一次成為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創新者與解題者,其將互聯網醫療與保險、金融、科技深度碰撞融合,為產業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當前,平安好醫生還心系企業客戶與用戶的醫療健康需求,從C端轉身奔赴B端,這不僅是平安好醫生運營戰略的延續,亦是一次從量到質的進化與升級。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